看到标题,你们是否已经猜到了答案?
对,你没想错!就是每到夏天,我们在超市里、外卖软件总会忍不住想要购买的鲜切水果。
只需一份,就能享受到多种水果的口感,既无需清洗也无需切块,更不用担心买得太多而无法吃完!
而且,价格亲民得让人心动,一盒仅需十几元,是不是感觉无法抗拒?
然而,稍等片刻!那些色彩斑斓的果切背后,可能潜藏着危险的真菌毒素……
不买果切,原因不止是不卫生
确实,果切的卫生状况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之前的调查显示,许多商家在制作果切时的操作流程存在严重不规范之处:
店员所戴手套并非一次性使用,而是反复佩戴。他们甚至可能在刚玩过手机后,就立刻为顾客切割水果……
操作区域的卫生状况更是糟糕透顶!砧板上时而放置已切好的水果,时而又放上塑料盆;同一块抹布既用来擦拭砧板又擦桌子;水果切割区并未独立分隔,有时甚至与果皮垃圾混杂在一起。
市场监管部门的现场检测结果显示,许多果盘中的微生物菌落总数超标,甚至有些数值爆表!食用这样的不洁水果,难怪会引发肠胃问题。
除了卫生问题,鲜切水果还存在更为严重的健康风险。
就在今年315前夕,#百*园变质水果做果切#的新闻为大家敲响了警钟:变质的水果在店员切去霉变部分后,竟被重新包装成受欢迎的“高端水果拼盘”出售。
重要的是,水果一旦开始发霉,整个果肉都可能已被真菌污染。仅仅切除表面可见的变质部分并不能解决问题。
消费者在品尝时,可能以为自己正在享用新鲜水果,但实际上却可能吃下的是从霉变果肉中切割下来的部分。即便只是小块,也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长期食用这种腐烂的水果,甚至可能导致癌症!之前有个案例,一位水果店老板因舍不得扔掉变质水果,经常削去坏掉的部分后继续食用,最终患上了肝癌。
腐烂的水果真的有毒?确实如此!
发霉变质的水果含有“毒素”。许多微生物对甜美诱人的水果早已“虎视眈眈”,其中最常见的是青霉菌和曲霉菌。
一旦水果表皮受损,这些微生物就会趁机侵入水果内部,大量繁殖,进而导致水果发霉变质。然而,更大的危害在于这些微生物所产生的毒素——即霉菌在生长过程中释放的有害代谢物,它们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1.展青霉素
展青霉素,这种由展青霉产生的物质,是变质水果中极为常见的有毒成分。它通常潜藏在发生霉变的水果及其加工产品中,苹果、梨、山楂、番茄以及苹果汁中尤为常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展青霉素与广为人知的青霉素名称相近,但它们的作用却有着天壤之别。青霉素,由特异青霉产生,是一种能有效抑制细菌增长的抗生素;相较之下,展青霉素则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毒素,它不仅可能引发胃肠道功能的紊乱,更严重的是,还具有潜在的致癌和致畸风险。
2.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由七种结构相似的化合物构成,而赭曲霉毒素A是其中最为普遍且毒性最强的种类。
在霉变的葡萄及其加工产品、柠檬类水果等食物中,都可能检测到赭曲霉毒素A的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赭曲霉毒素A对肾脏和肝脏具有强烈的毒性作用。此外,动物实验还揭示,这种毒素具有胚胎毒性和致畸性。
3.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这一被发现的极为强烈的致癌毒素,常常潜藏在变质的花生、玉米以及乳制品中,同时在发生霉变的葡萄干等果干类食品里也可能存在。其主要危害在于能引发肝癌和皮下肉瘤的发生。
吃水果还要注意什么?
在购买水果时,我们应优先选择那些外表完整且新鲜度高的水果。对于已经切好的水果块,我们应持谨慎态度,因为不仅存在切口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风险,而且难以确定商家是否使用了部分变质的水果进行切割以欺骗消费者。
在享用水果之前,务必进行彻底的清洗,这是为了清除水果表面可能附着的细菌、霉菌、寄生虫等微生物,以及残留的农药。用清水洗净后,如果水果可以剥皮或削皮,应去皮后食用;若不能去皮,则建议使用专门的果蔬清洁剂或盐水进行浸泡和再次清洗后再食用。
当需要冷藏储存水果时,建议使用干燥的纸袋或塑料袋进行包裹,并在袋子上打些小孔以保持良好的通气,这样可以防止因水分积聚而导致细菌或霉菌的滋生。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热带水果(例如香蕉和芒果)并不适宜低温储藏,它们更适合在常温下保存,并应尽快食用以保持其最佳口感和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