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天水、哈尔滨、淄博三大网红城市,发布了今年一季度GDP数据:
同比增长在3.7%-4.5%,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3%)。
这就引发了舆论热议。
整体来看,哈尔滨和天水,都是在一季度期间火遍全网。
淄博烧烤也经常被官媒cue到,称其依然火爆。
这些城市的旅游市场大火一把,是有各项数据支撑的。
但最终却难以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不免令人失望。
因此,有观察者提出“网红城市”就是在瞎折腾,旅游经济“百无一用”。
但这可能是一种极大的误解:
不是旅游经济不能打,而是“网红”无法包治百病。
2019年,旅游业对中国GDP的贡献率是11.3%。这是什么水平?
可以参考一组简单的数据:
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旅游业对经济带动作用高于美国、日本,低于意大利、西班牙等。
结论:中国旅游经济处于全球中等偏上水平,并不拉胯。
如果中国旅游经济本身没问题,那么:
名噪一时的网红城市,为什么没能在GDP层面创造泼天富贵?
一个猜想是,它们本就不是旅游经济的“传统重地”。
从2019年数据来看,各个省份对旅游经济的依赖程度,有很大差异。
贵州、山西、云南等地旅游业,对地方GDP贡献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拉长视角来看,贵州、山西、吉林等省份的旅游业,对经济带动作用也更加明显。
旅游经济重地的一个标志,就是(旅游流量转化成经济)的效率,非常高。
这里除了考验城市的旅游资源禀赋,还有产业布局、消费水平等多重因素。
从这个角度来看,淄博不是传统旅游强市,火爆出圈的只有烧烤。
天水是西部区域性的旅游城市,但整体体量较小,火出圈的同样是麻辣烫这样的小吃。
哈尔滨是有悠久历史的旅游城市,但其实力在同段位的城市中也比较落后。
普华永道的一份研究显示:
从文化生活维度(文旅综合实力)来看,哈尔滨排名全国第39
从2023年社零总额&增速来看,哈尔滨也是全国排名靠后
简言之,天水、哈尔滨、淄博是被“泼天流量”选中的城市。
但未必是,把流量转化成旅游经济,效率最高的城市。
说到这一层,就不得不提网红城市的本质:
流量造神。
简言之,城市火爆的源头,是平台基于“流量最大化”的考量。
流量机制很纯粹,它就是在算法的加持下,不断探索潜力巨大的话题、人物,然后一个个引爆。
而且天水、哈尔滨、淄博都有个共同点:消费便宜。
这和当下穷游的大众趋势相吻合,也符合流量机制的偏好。
但一个城市“旅游经济转化率”的重要标准,恰恰是旅游消费贡献。
要是你的酒店、景区、玩乐、餐饮都卖不上价,旅游经济怎么好得起来?
所以,没必要因为现有网红城市GDP低迷,就否认旅游经济的价值。
而是应该关注一个点:
怎样提升一座城市的“旅游经济转化率”
这里,有各地文旅局真正的刚需。总是让局长冲到镜头前玩cosplay,也挺累。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想吃这碗饭的各大平台,也早就发力于这一点。
除了提供基础的策划营销等服务,大玩家们也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形成了三个不同流派:
一、马蜂窝:旅游城市爆改
马蜂窝是老牌旅游UGC平台了,但近几年更专注在目的地旅游产业资源整合。
近期,马蜂窝目的地的研究院院长孙云蕾,在2024辽宁旅发大会上,分享了一个“主理人+新玩法”的产业爆改思路。
细节就不赘述了,其精髓在于:
马蜂窝要引进文旅产业端的一批小B商家进场,为城市带来更多的创意玩法。
这就比所有的流量玩法都更落地,因为马蜂窝是直接站在旅游产品供给这个层面,为城市来一套量身定做。
典型案例,是马蜂窝在贵阳的系列爆改操作。
孙云蕾曾经告诉笔者,马蜂窝这套爆改策略,是一种让城市更有感知的玩法:
核心是马蜂窝和城市“强捆绑、共进退”,强调产业价值。
这也是目前,城市“旅游经济转化率”提升方面,最直接的一个解决方案。
二、小红书:旅游城市服务IP
小红书的玩法,比马蜂窝更偏向流量运营。
4月10日,小红书在泉州召开“城市红了”文旅大会,召集了全国100多家地方文旅的代表,推出名为“城市新名片”的政策。
简单来看,小红书希望各地文旅来平台开官方账号,并将其打造成“听取用户反馈、持续改进服务”的官方IP。
经典案例,就是哈尔滨热潮时期,“沈阳文旅局长在线听劝”。
事实上,小红书的这种破局思路,有效避开了和抖音这种巨型流量平台的竞争,主打的是自身社区氛围优势。
其核心在于直接提升城市旅游服务的用户感知度,带动复购率和美誉度。
这也是强化城市“旅游经济转化率”的一种方向。
三、OTA:旅游城市预订交易
携程、美团等OTA,最强的能力是在线旅游交易。
疫情期间,这类平台对旅游城市最大的支持,可能就是协助官方发放旅游消费券了。
因为OTA平台上有目的地相关的海量商家和产品,也有自身粘性极高的用户。
所以用营销玩法直接撬动订单成交,是其拉动旅游经济的独有优势。
另一方面,OTA也在加强对于流量平台的广告投放,直接砸钱为自身交易来导流。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4年1-4月,在线旅游公司在抖音、小红书上的广告投放费用同比大增。
尤其是投放抖音的广告费增长了26%。
所以,拉动城市“旅游经济转化率”:
既要从产业端、服务端、交易端发力,同时也离不开流量玩法。
我们不必否认“网红”二字的价值,而是要学会善用。
另一方面,这些蜂拥而至的旅游经济“掘金者”,其实也说明了:
旅游消费支撑起来的经济模式,绝不是百无一用的鸡肋。
只是有人只看到沮丧,但有人看到了机会。